哈洛品特的《一段情》劇照之一。(主辦單位提供)
文學、戲劇、電影。排在愈前面的,
熱敷墊
,理論上愈可以大聲地對後面說:你只不過是隸屬我的一環。但戲劇可以回嗆:那些只能當案頭文學讀的,
檜木桶
,根本算不上數;我可是當下發生、當下就結束的藝術。這點很容易證明,
沖泡飲品
,同一個劇團在同個地點演同一齣戲,
足弓達人
,只消用同一臺攝影機錄下昨天和今天的演出,
納豆菌
,就能證明其差異與不可重複性。電影則不,
噴霧系統價格
,即使不同地點不同時間,還是有可能看到一模一樣的內容。大銀幕裡的演出與調度,是不會受戲院觀眾影響而改變的。而面對文學界總以為影像比文字少了曖昧與複雜的成見,電影也能輕易找出例子反駁。尚米特里(Jean Mitry)早在幾十年前就悟道了:文學作品中,詩成為波浪;而在電影作品中,波浪化為詩。很多時候,做為讀者與觀眾都很難跨越偏見;要想成為悠遊兩界(甚至更多)的創作者,更談何容易?
徐浩峰的《箭士柳白猿》劇照之一。(主辦單位提供)
徐浩峰的《倭寇的蹤跡》劇照之一。(主辦單位提供)
徐浩峰的文學經絡與武學電影所以,徐浩峰(又名:徐皓峰)讓我充滿好奇。他身兼導演、編劇、作家、教師、影評人與武術家,而這些身分的交集,便是《倭寇的蹤跡》(2011)、《箭士柳白猿》(2012)、《師父》(2015)3 部奇片。它們都是廣義的武俠片,有他對武學、歷史的深入涉獵,都從他自己撰寫的文學作品而來,但無論從編或導的角度來看,其電影感可說是一應俱全,而非文字的附庸。《倭寇的蹤跡》講的是明朝大將戚繼光的部屬,以改良式倭刀挑釁江湖4 大門派的故事;表面上似想揚名立萬,其實是替先人出口氣。片中對朝廷、民間的諷喻,挾外力以恐嚇的杯弓蛇影,則有種意在言外的政治指涉。一出手便和傳統類型電影劃出區隔,當年在金馬獎入圍了劇本和新導演。《箭士柳白猿》的時空則是到了20 世紀初,主角成了武館恩怨的仲裁人。本片也是「以武窺道」,然而外界的正義公理與自己的人生黑白發生矛盾時,也是這部電影更上層樓的時刻。這次他的劇本和動作都入圍了金馬。諷刺的是,都說中國電影市場大好,徐浩峰卻到第3 部編導作品《師父》才登上院線。有人說是因為作品商業了(至少有廖凡、宋佳、蔣雯麗、金士傑、戴立忍這些大名),但我怎麼看都還是原汁原味的徐浩峰:硬馬硬橋的武打,紮實的歷史考據,以及對於時代政治的意有所指。這回,徐浩峰終以《師父》擊退一班香港著名武指,拿下第52屆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。它在影展僅有的放映座無虛席,這3部「怪片」已為他累積了一小撮忠實影迷。如果我們以這3 部電影,作為認識徐浩峰的主幹,另外還可延伸出去的分支,則包括他一鳴驚人的紀實文學《逝去的武林》,得獎小說《道士下山》(2015 年被陳凱歌拍成電影,由郭富城、林志玲、張震、王寶強主演),影評文集《刀與星辰》,以及參與編劇的王家衛電影《一代宗師》。當我忍不住好奇請教徐浩峰,影響他最大的電影是哪些?(尤其是對他的另類武俠風格)他給我的答覆,除了法國片《紅圈》(梅爾維爾導演)、日本片《座頭市物語》第一集( 三隅研次導演),另外3 部華語片則是《空山靈雨》(胡金銓導演)、《爛頭何》(劉家良導演)、《猛龍過江》(李小龍導演)。《空山靈雨》講的是明朝中葉,各方人馬覬覦三寶寺中珍藏的三藏法師手抄《大乘起信論》,而在藏經閣你來我往、互相掣肘的故事。也是胡金銓從「儒道俠義」走入「空靈禪境」的作品之一。《爛頭何》的導演劉家良則是首位晉升導演的武術指導,影響武俠功夫片甚巨。《爛頭何》是傳說中的廣東技擊名家,但本片讓他化身珠寶大盜,與勤親王由爭風吃醋變成師徒,甚至聯手制敵,片中令人眼花撩亂還具有喜感的武打場面,則令人聯想到徐浩峰出其不意的動作創意。李小龍則是家喻戶曉了,《猛龍過江》把中國功夫和空手道、合氣道作了史無前例的結合。其跨界性與先鋒意義,也和徐浩峰作品的趣味不謀而合。這幾部可讓影迷比較的經典,也會和徐浩峰作品在這次影展相互輝映。
哈洛品特的《法國中尉的女人》劇照之一。(主辦單位提供)
哈洛品特的《諜海群英會》劇照之一。(主辦單位提供)
舞臺與銀幕:哈洛品特的兩類劇作2005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哈洛品特(Harold Pinter)則是另一個極端的例子。表面上他最著名的身分就是劇作家(雖然他也做過演員、導演,出版過散文、詩集,還是個政治社會運動者)。但光是劇作這個領域,他的層面就包含舞臺劇、電影、電視和廣播。看似單一的稱謂,也要面對跨界的挑戰。因為服務的媒介不同,創作的方式就有差異。得過兩座奧斯卡改編劇本獎的著名小說家露絲鮑爾賈華拉(Ruth Prawer Jhabvala)曾經有感而發:電影經過劇本、攝製、剪接這幾場「轉生」,早就不是編劇的孩子,這跟一般寫作完全不同。品特就是深諳其道,才能自在穿梭,無論是對劇場還是電影,都產生重要影響。他的劇作早在1957 年就被搬上舞臺,其中《看門人》(The Caretaker)、《生日晚會》(The Birthday Party)、 《回鄉》(TheHomecoming)、《背叛》(Betrayal)還有舞臺、電影兩種版本,且全由他執筆。即使他常說,筆下的人物不服他的管教,過自己的生活,他只是偶爾拿出鋼筆劃掉一行可能是角色自己最喜歡的臺詞。但遊走兩界,卻是自我挑戰。品特在1963 年把羅賓茂罕(RobinMaugham) 的小說改編為電影《僕人》(The Servant)開啟了他和導演約瑟夫羅西(Joseph Losey)合作的序幕。羅西因為1950 年代的「好萊塢黑名單」而被迫遊走歐洲,後來在英國落腳,他和品特的合作可謂相得益彰,不論戲劇性或電影感,一應俱全,也為彼此的創作帶來良性刺激。《僕人》穿梭在兩個男人、一對主僕之間,他們身邊各有女性,但彼此卻有著近乎詭異的依賴關係,把階級的衝突與曖昧,透過離合,講得令人遐思不已。除了贏得英國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、新演員和攝影,品特也獲得英國編劇協會與紐約影評人協會的最佳劇本獎。再接再厲奪得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的《巫山夢》(Accident, 1967)從一場車禍,挖開不倫教授的情結,除了與同事的凡事較勁,原來還包藏了階級的報復快感,打破時間順序的敘事結構,令人一新耳目。品特和羅西合作的第3 部電影《一段情》(The Go-Between)也是取材小說,獲得了1971 年坎城影展的金棕櫚獎,品特也拿下英國金像獎最佳編劇。這部美輪美奐的作品,描述小男孩替貴族小姐和農村青年當「信差」,天真的占有欲卻讓他成了悲劇的推手。由此可見,品特不僅是個風格原創的劇作家,也是個傑出的改編者。即使不是和羅西合作的作品,也有不少值得一看。譬如費茲傑羅(F. Scott Fitzgerald)原著、伊力卡山(Elia Kazan)導演、勞勃狄尼洛主演的《最後大亨》(The Last Tycoon), 被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選為1976 年的10 大影片。約翰福爾斯(John Fowles)原著、卡萊賴茲(KarelReisz) 導演、梅莉史翠普和傑若米艾朗主演的《法國中尉的女人》(The FrenchLieutenants Woman),更是膾炙人口,當年上映時吸引了無數文青,也獲得5 項奧斯卡提名。亞當霍爾(Adam Hall)原著、麥克安德森(Michael Anderson)導演、亞歷堅尼斯和喬治席格主演的《諜海群英會》(The QuillerMemorandum)在臺灣較不為人知,但這部觸及政治與謀殺的懸疑電影,讓品特分別獲得英國金像獎與艾倫坡劇本獎的提名。這些足以列為範本的文學改編電影,也會在這次影展展映。徐浩峰是多重身分,集為一尊;哈洛品特則是把編劇這個角色,悠遊變身。跨界這回事,原來可以有此截然不同的變奏。東西文武,回眸或對望皆有趣味。2016 臺北文學.閱影展時間│5/20(五)~ 5/31(二)地點│光點台北電影院(臺北市中山北路二段18 號)、光點華山電影館(臺北市八德路一段1 號)票價│全票170 元(兩廳院售票)、團體票6 張900元(光點台北電影院)、優待票85 元電話│02-2511-7786(中時電子報)
文章來源:更多藝文展演訊息 請見文化快遞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