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的悲愴年代 ──從皇民化運動到二二八事件(一)

一、引言:歷史繪卷三十多年前,

彰化霧眉教學

,我無意中走上從政之路。隨著從政時間的拉長以及體驗的加深,

寶海酒廠

,作為黨外運動的一個工作者,

氫氣除積碳

,我內心一直在問:台灣近代史和台灣現代史是否能夠有效連結?如果將1890年代出生,

系統家具裝潢

,以蔣渭水為代表的一代稱為祖父輩的第一代;則1920年代出生,

豐原新秘課程

,以李登輝為代表的一代可稱為父執輩的第二代;而1950年代出生的戰後黨外世代,

台中當鋪

,便可稱為第三代。第一代創造了黃金十年;第二代經歷了悲愴年代;第三代則在歷史長期的冬眠狀態中,

豐原美甲教學

,逐步從歷史的冬天甦醒,走向歷史的春天。悲愴年代將台灣近代史和台灣現代史阻隔了,造成歷史的不連續,這就好像有些傷口的氣血堵住了,以致血液無法正常流通一樣,因此,必須打通阻絕歷史連結的任督二脈,打通悲愴年代所造成的歷史隔絕,三代百年台灣歷史才能夠有效連結,並得以順暢發展。從歷史長河的角度言,悲愴年代的歷史沉澱時間並不算很長,加上悲愴年代在現實政治所具有的敏感性和爭議性,放眼現狀,似乎很難有一家之言,可以「獨尊儒術,罷黜百家」。我曾是第一代歷史的記錄者之一;本身長期是第三代的黨外工作者之一;在問政過程上,曾不斷為台灣史能走上學術殿堂而努力,也曾在國會殿堂上,為台灣近代民族運動作見證(總質詢稿文長10萬字,附件多達21件),由於與台灣歷史有這種不解之緣的背景,我一直在探索,也不斷拷問自己:要如何面對這樣的局面?英國劍橋學派的「脈絡主義」(contextualism) ,其主旨在強調將單一歷史事件置於整體「脈絡」思考。從皇民化到二二八的悲愴年代,文學的呈現有如一面鏡子,一部攝影機,一張畫面。海明威小說的最大特色之一,便是代表著攝影機。如果能夠經由寫實的文學作品,來呈現此脈絡中的歷史場域、歷史畫面、歷史互動……應該會更像是一面鏡子,有助於對悲愴年代「剪不斷,理還亂」歷史的思考與梳理。兩年來,我與不少台灣研究領域學有專精的老幹新枝,有著深入的互動與交流,今天的研討會結構,代表這一共同努力的呈現。我也在這種結構邏輯下,生平第一次,結合歷史與文學,提出現階段我對悲愴年代的見解。我深深希望:經由大家的共同努力,能夠使悲愴年代的歷史繪卷,呈現出更清晰、更全面、更完整的面貌;更能夠為百年台灣歷史鋪展出有如〈清明上河圖〉般的不朽繪卷。二、悲愴年代大致地說,1920年代的台灣近代民族運動,從1921年到1931年間,在「先覺者」的推動下,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、台灣文化協會、台灣農民組合、新文化協會、台灣民眾黨、台灣工友總聯盟、台灣地方自治聯盟以及台灣共產黨,都先後或同時在台灣歷史舞台上登場。十年間,臺灣歷史上不僅出現第一個最大的農民團體、第一個最大的工會組織,也出現第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政黨;「先覺者」經由這些抗日團體所舉辦的巡迴文化演講與大眾演講的啟發與深耕、以及所帶動的請願抗議的激勵與衝擊,台灣社會經歷一次史無前例的洗禮,「先覺者」共同創造了台灣歷史上的黃金十年。隨著蔣渭水大眾葬(1931年8月23日)譜出台灣近代民族運動的輓歌;隨著右翼法西斯勢力崛起,1931年,九一八事變爆發;1937年,盧溝橋事件爆發,中日走向全面戰爭。其後,隨著中日戰爭時間的拉長以及戰爭範圍的擴大,台灣的地位愈形重要,對台灣的加強控制也愈成為必要。盧溝橋事變前約一年,第十七任台灣總督小林躋造宣稱:皇民化、工業化、南進基地化為其「治台三原則」。1945年8月15日,日本天皇的「玉音放送」,宣告日本無條件投降;同年10月25日,陳儀以台灣行政長官的身分在台北公會堂(今中山堂)接受台灣總督安藤利吉簽署的投降命令受領證,陳儀宣稱:「從今天起,台灣及澎湖列島,已正式重.入中國版圖,所有一切土地、人民、政事皆已置於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權之下。」這項激動台灣人心的歷史時刻,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,就因台灣行政長官公署的接收變成劫收,導致民心逆轉,人心思變,更在1947年2月爆發台灣歷史上最悲慟的二二八。1949年底中華民國中央政府轉進台灣;1950年3月,蔣介石重行視事,再回任中華民國總統;但二二八之後的清鄉,以及緊隨其後的白色恐怖仍續進行,所以,從皇民化到二二八到白色恐怖整肅的高峰階段,較寬鬆的算法,大約從1930年代中期到1950年代中期,二十年間;更嚴謹的算法,就如同比蔣渭水(1891年出生)世代小十六歲,又比王育德、邱永漢(均為1924年出生)世代大十七歲,且均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大(李登輝、彭明敏均出生於1923年,李登輝讀京都帝大,彭明敏讀東京帝大,但兩人均因戰爭關係,於戰後在台灣大學補完學分後畢業)的陳逸松(1907年出生)在其回憶錄中所說:「從日據末期的軍國主義戰爭風暴到光復後的二二八風暴,這1950年代的白色風暴算是第三波。1940年代的十年中,在時代的巨變中,有三波政治風暴席捲台灣,每一波都有許多台灣的進步菁英蒙難」。這巨變的十年,實為台灣近代史上最悲愴的年代。三、皇民化1936年9月,日本政府任命海軍出身的大將小林躋造為台灣總督,小林躋造上任後即大力推動皇民化運動。同樣東京大學畢業、比王育德小八歲的黃昭堂,在《台灣總督府》一書這樣寫道:「當日本在與台灣人同一種族的中華民國作戰時,它對台灣人的動向有很大的危機情緒。為了使台灣人能幫助日本對抗中華民國,所以日本對台灣乃實行小林總督所說的『謀求皇國精神的徹底化,振興普通教育,糾正言語風俗,培養忠良帝國臣民之素質』。」皇民化比日本早期在台灣推動的同化政策更為強烈,為了使皇民化運動得以迅速推行,依《陳逸松回憶錄》及《台灣總督府》所述,1937年報紙漢文版被廢止,限制台語使用,推行「國語」(日本語)常用運動;進而廣及於日常生活上,禁止傳統的服飾、戲劇和音樂;信仰上,要求撤廢偶像、寺廟,強制參拜神社;廢止舊曆儀式;其目的即是「不論在精神上、形式上都與內地人絲毫沒有兩樣之後,始能稱為完全之日本化」。而皇民化運動實施的極致,就是改姓名,包括國語家庭。1.〈故鄉的戰事──改姓名〉被葉石濤評為「獨樹一幟的天才型作家」的呂赫若,光復後,不再用日文寫作,開始用中文寫作。在1946年2月,刊載於《政經報》的〈故鄉的戰事──改姓名〉短篇小說內,描述日本統治後期,隨著戰局不利,火車多被軍隊佔用,可供乘客搭的火車就很少了,因此上下車之間,乘客不免爭先恐後。有一次,看見月台上「一列差不多十數人的放課的小學生,靠著月台的最邊端,仍整齊地排列著等候」,當火車到站,旅客下車之際,「這些小學生並沒有起爭競,依舊規規矩矩排列等著」,忽然有一個排在後面「身材矮小的小學生」,拼命往前衝,進入車廂「悠悠占了空闊的坐席」,這時排隊依序進來的小學生齊聲喊罵起來:「後藤……你這混蛋……改姓名的」……後藤含笑回答說:「改姓名也可以」……「怎麼罵你改姓名!」「因為是假偽的,改姓名是假偽的」……「可不是嗎?排在後面的人就擅意走進先搭車,亂了排列順序這不是假偽?這不是改姓名?」這些小學生是拿「改姓名」這個名詞來做「假偽代名詞」,認為「改姓名」是假偽的。世人說,「小孩子是純真的,日本人聲聲句句總說台灣人改姓名是一視同仁」,但如果「連自家的小孩子都騙不著,怎樣能夠騙得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黃帝子孫呢?」2.〈月光光──光復以前〉1946年10月,呂赫若在〈月光光──光復以前〉短篇小說內,敘述在美機轟炸日緊下,莊玉秋八口家眷拼命找房子租,在郊外,碰到一個「房東是台灣人」,卻驕傲地說:「租你是可以,要有資格才行,家眷日常生活都說日本話,是純然的日本式的生活樣式,沒有這樣的資格就不行」。莊玉秋一家並非是「確確實實的國語家庭」,他的母親和三個最幼小孩都不會說日本話,整天被關在房間內,母親不免抱怨:「房東家啊,你不是日本人,你是明明白白的台灣人,為什麼不准人家說台灣話呢?」並向莊玉秋訴說:「我們是要在這永住的,像現在這樣,一也不可說台灣話,二也不可說台灣話,我們是台灣人,台灣人若老不可說台灣話,要怎樣過日子呢!……你若要繼續這樣的委屈就是同迫死我們祖孫一樣的呀!」面對母親的淚水,莊玉秋自思「何苦因為僅僅的住宿問題,就把從來很快樂的家人做一隻無罪的羔羊,替社會來贖罪呢?」……他把胸中的悲憤向房東發洩出來,並「恨那真害死人的皇民化運動」,……他乃和孩子們一起唱出「月光光」(台語歌),他們驚動了房東、鄰居,但莊玉秋卻「覺得痛快地把他的心頭包住了……他想,你們不成台灣人呀!台灣人來裝作日本人,來欺凌台灣人,真的是人嗎?」3.〈煮蛋〉與皇民化運動同時進行的,包括戰時動員體制,其中,開始徵用台灣人充當軍夫,珍珠港事變後,也實施小規模、試行式的台灣人志願兵制度。隨著戰局吃緊,戰時體制與皇民化都深深影響台灣人民的日常生活,1900年出生的吳濁流與1909年出生的張文環,到了皇民化階段,分別是四十多歲與三十多歲,他們都是歷史場域的見證者和體驗者,他們的小說也深刻留下他們的見證與體驗。張文環在〈滾地郎〉(即〈爬在地上的人〉)小說中,以陳久旺和陳啟敏串起的故事,真實而貼切的敘述皇民化、改姓名以及戰時體制對人民日常生活的衝擊,而最後的結局是,一輩子與土地結緣、只「祈求神明給我們平安而已」的陳啟敏,聽到林貴樹戰死的電報,「在女婿靈前暈倒斷了氣」,他的太太王秀英則一直唸著:「神啊!我們沒有理由被推進地獄、我們沒有理由被推進地獄」。吳濁流在其代表性的三本小說:《亞細亞的孤兒》、《無花果》、《台灣連翹》,對皇民化及戰時體制都有深刻的著墨,而他在後兩本書均提到的〈煮蛋〉一文,更是戰時經濟體制最生動的反映。由台北帝大農學部教授中村三八夫所寫的〈煮蛋〉一文,介紹由於實施統制經濟,蛋都「供出」到軍部去,絕大多數國民少有蛋的配額,孩子們沒有看到過,因而不知蛋為何物。有一天,母雞咯咯叫在找雞時,是要生蛋了,母親便向孩子說,母雞要生蛋了,生下來後煮蛋給你吃吧,孩子卻一直在問:煮蛋是什麼?母親便比手畫腳了老半天想讓孩子明白煮蛋是什麼。這篇諷刺性的上乘之作,也道盡戰時體制下人民生活必需品的短缺,正如張文環在〈從山上望見的街燈〉(或稱為〈地平線的燈〉)所說,「時局已進入悲壯態勢」。4.「雨夜花」邱永漢是走過悲愴年代的台灣人,他的首篇小說〈濁水溪〉,從歷史角度言,是一幅悲愴年代的歷史性繪卷,是一部反應悲愴年代歷史場域的代表之作。在〈濁水溪〉裡,邱永漢以第一人稱述及「我」、「台灣」、「時代」發展的故事,並從皇民化開始談起。小時候,「我」讀日本人的小學校,五十人中,台灣人只三人,有一個學期被選為班長,但因為是台灣人關係,級任導師把「我」降為副班長。中學到台北讀台北一中,也是日本人占多數,感受到歧視待遇(軍訓成績單的分數總是五十九分,經打聽後,才知道台灣同學一律五十九分)。在鄉下,殖民地差別待遇太普通了:「日本人警察可領六成加給津貼,同時生活費幾乎是全免。米店免費供給食米,而且巡視市場一圈回來,豬肉、蔬菜都白白奉送。」考上台北高等學校時,總督府在台灣推行皇民化運動,穿和服,改姓名,「短短期間內,製造了不大懂得日語的滑稽日本人」。「在高等學校聽歷史課的台灣人,幾乎都受過這種洗禮,那是要踏上"反抗者"之路的起點」。隨著時局緊張,南進基地的台灣成為日本「不移動的航空母艦」,逐漸將全島「要塞化」。為歡送美國人老師回國,同學們齊唱「雨夜花」──那甜美而哀怨的旋律,老早就受到台灣民眾的喜愛,當台灣人被日本當局徵用為「軍夫」後,有位日本人將此曲配上日文歌詞,改為「榮譽軍夫」歌;但當局愈推動,原來的歌詞「雨夜花」愈風靡全島,當局連忙禁唱此歌,「懷著被迫向同一祖先的大陸同胞對抗的台灣人的悲哀唱這首歌時,我們每位同學都感到心痛欲裂」。「我」大學讀東京帝大經濟學部,經學長劉德明推薦上德村教授的課,德村教授力主日華親善,日華攜手合作,才可能有大東亞共榮圈,但「我」問道:「如果照目前的情況繼續下去,中國大陸將變成第二個台灣」,如此「和平建國」將不可行,而「抗戰建國」更具有吸引力。德明父親是位醫師、基督徒,留學京都大學醫科,母親則為日本人,不免有人納悶,德明則自信回應說:「……難道今天有人懷疑鄭成功是漢人的象徵?」「我生下來就是台灣人,嚐到了民族的痛苦,恐怕今後仍必須繼續嚐受這份痛苦,我只有台灣人的意識,這樣就夠了。」(未完待續)(中時電子報)

黃煌雄》台灣的悲愴年代 ──從皇民化運動到二二八事件(二)

黃煌雄》台灣的悲愴年代 ──從皇民化運動到二二八事件(三)

黃煌雄》台灣的悲愴年代 ──從皇民化運動到二二八事件(四),

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, , , , , , 。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。

回應已關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