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點》陸媒片面報導:不完整的台灣面容

     如今在大陸,

豬肉鬆

,隨便打開一個新聞網站,

化工級幫浦

,都能輕易找到當天台灣的新聞報導,

性病檢查

,從文化、政治、經濟到娛樂,

桃園借貸

,台灣過去神秘的面紗日益清晰。
     不過,

楊梅通水管

,以鳳凰網、CCTV4、中國評論新聞網為代表的大陸媒體雖然每天都大量報導台灣新聞,

魔術氣球

,看似眾聲喧嘩、觀點迭出,

壓克力印刷

,卻很可能潛伏著另一種封閉。一貫溫和的張鐵志在看到鳳凰網台灣頻道「揭開陳水扁百變台獨」的報導後曾感概:「如果是看這些網站瞭解台灣,只會越看越不瞭解。」
     張鐵志的擔憂不無道理,這種現象在涉及台灣政治議題的時候尤其明顯。許多時候,當看到電視節目主持人侃侃而談贊許國民黨,又或文章上那些鏗鏘有力譴責民進黨的字句,總會在內心泛起絲絲疑問:為什麼台灣島內立場鮮明的藍綠政治悄然搬到了大陸?何以大陸媒體似乎都成了國民黨的宣傳機器?民進黨假如如此不堪和愚蠢,他們又怎能獲得近4成台灣民眾的支援,難道他們都是傻子嗎?
     的確,國民黨近年在緩和兩岸關係上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績,ECFA協議的簽訂為台資「西進」帶來了更好的契機,開放自由行不僅帶動了台灣經濟的發展,而且也讓更多大陸民眾有機會親身踏足台灣島,實現他們長久以來的夢想。即便如此,平衡報導依然是重要的。傾向性報導的結果,很可能使大陸從過去完全無法獲知台灣真實訊息這一極端,走向只能瞭解台灣一個政治面相的另一極端,兩者實際上都無法使大陸民眾真正認識台灣。許多大陸人根本不知道歷史因素、經濟發展、社會轉型的時代背景對催生台灣本土意識產生多大的影響,而僅僅以為民進黨在欺騙台灣人民。
     媒體的傾向性當然和大陸一直以來的輿論導向政策有關。邊緣化某些政治力量和政治議題,看似消解了它們可能給人們帶來的負面影響,實際上只會令大陸民眾產生更多的錯覺。
     要消弭兩岸因歷史紛爭、政治制度差異帶來的隔閡與衝突,走向最終和平共融的關係,首先要讓大陸民眾瞭解真實的台灣和這片土地上人民的想法;不能僅僅依靠自由行,那只局限於一些有經濟能力的人,也不能指望人們「翻牆」,那不是長久之計,而要開放媒體報導的空間,改變現行的媒體政策。

…更多新聞請看《旺報》,

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, , , , , , 。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。

回應已關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