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英文過境 美台延續隱形外交

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盧比歐(左)6月25日於參議員官網公開在邁阿密與總統蔡英文會晤的照片。(圖/盧比歐官網)

國是訪問為兩國表達友好關係的極致,

網路行銷公司

,在國際關係中,

關鍵字行銷

,它的象徵性力量成為備受珍視的資產。然而,

關鍵字行銷

,對僅有22個邦交小國的台灣來說,

台中關鍵字行銷

,還有比這更重要的,

響應式網站

,那就是總統非正式過境美國。《外交學者》(The Diplomat)網站指出,

line行銷

,蔡英文就職後6月24日首度出訪中南美洲友邦巴拿馬與巴拉圭,

響應式網站

,期間也首度過境美國,

台中關鍵字行銷

,這顯示台灣政權轉移後,美國對台政策及協議維持不變。而蔡英文首度過境美國,一切照舊的感覺之所以重要,是因為這證明:歷經二十多年後,過境外交已成為美台灣係制度化的常態。自從台美1979年斷交後,美國官員便注意到,雙方的非官方互動可能遭北京誤解。1994年5月,在中國的壓力下,柯林頓政府十分謹慎,拒絕讓出訪尼加拉瓜的台灣總統李登輝過夜,只准專機途中在夏威夷加油,在當地停留了約兩小時。由於美方冷遇,李登輝強烈不滿,後來在美國國會強大的壓力下,柯林頓政府終於低頭,同意李登輝次年6月訪問母校康乃爾大學發表演說。不過,也因此使中共惱羞成怒,引發一場高度緊張的台海飛彈危機 。自從李登輝的康乃爾之行後,美國政府便開始將台灣總統的過境規範化,但由於第三次台海峽危機,其中過程也十分坎坷。而由於馬英九擔任總統時期,兩岸關係和平穩定,提供了美國重新定位與台灣非官方關係的大好良機。雖然馬英九任內多次過境美國,但始終保持低調,也未引起北京任何強烈抗議,因此美方始終認為,沒有必要像李登輝與陳水扁任內般,對台灣總統的過境加以限制。儘管在馬英九任內8年期間,台美過境外交有重大進展,但仍談不上達成徹底制度化的里程碑。美方仍需要向北京與台北證明,唯有台灣總統致力維持兩岸和平穩定,並願意與美方合作,華府才會以接待馬英九的規格,讓台灣新總統繼續過境。但這重要的里程碑,上個月卻由蔡英文達成。儘管北京不滿蔡英文,但她卻展現出對兩岸關係的尊重,也因此得以順利過境美國。而蔡英文首度過境美國明確顯示,美台非官方關係仍像馬英九任內般溫暖,並未倒退至如陳水扁任內後期般冰冷。蔡英文在邁阿密過境24小時期間,她會見了美國在台協會(AIT)執行理事唐若文(Joe Donovan)、共和黨籍參議員盧比歐(Marco Rubio)、美國國會台灣連線共同主席哈波(Gregg Harper),以及眾院外交委員會榮譽主席羅斯雷提能(Ileana Ros-Lehtinen)等人。而回程在洛杉磯過境期間,她則會見了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,還參加了數名美國議員出席的餐會。此外,她還與美國前總統柯林頓,以及眾議院議長萊恩(Paul Ryan)通了電話。儘管蔡英文過境美國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,並顯示美台維持一貫的政策,雙方非正式關係良好,但也別高估了它對美台日常事務的重要性。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(Stimson Center)東亞研究室主任容安瀾(Alan Romberg)指出,蔡英文過境美國並沒有任何特殊之處。就算台灣總統不過境,美方也能和蔡英文,還有其他台灣高層進行經常而順暢的溝通。事實上,就在蔡英文過境邁阿密前幾天,雙方官員才舉行了美台年度國防檢討會議(US-Taiwan Defense Review Talks)。也因此,唯有美台都認為,台灣總統過境具有充分的象徵意義,以促進彼此的利益時,如今常規化的做法才會繼續下去。(中時電子報)

關心全球華人,請上中時電子報華人頻道,

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, , , , 。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。

回應已關閉。